当前栏目:

  课程建设的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教学大纲严格按照中央批准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方案及目标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代中国和世界背景下,围绕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执政党建设、国际战略等专题,介绍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是对中国化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成功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1987年第一次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为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修课,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经过20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虽然没变,但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发展中,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在不断拓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同时,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在培养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上,还是在培养要求或在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作出必要的调整,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别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010年8月,经中央批准,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作出调整,其中提出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一个在现实中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富有时代性的重大课题,为了加强这门课程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因此先组织编写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便给教师留下拓展教学内容和探索教学方法的广阔空间,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就是根据这一要求编写的。

        教学大纲得以完成,既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工程办公室的精心组织和协调,也在于高校从事原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师们共同研究的结果,在于课题组成员们的共同努力。同时,先期进行课程试点的有关高校教学实践,也为教学大纲的编写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总的来看,教学大纲在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研究上作出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凸显理论教育的时代要求。

        设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时代发展和实践发展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阶段。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怎样培养研究生,对于中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都有着直接的重要作用。时代发展和实践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必须首先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和调整上。教学大纲在内容设计和结构安排上,以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为本,贴近研究生的学习实际、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如教学大纲一开始的“导论”,就以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如何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和基本要求等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切入,提出了研究生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要求。教学大纲在如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转化为研究生内在需要和自觉意识问题上,作了精心构思和探索。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码:221116 电话:0516-83537156
E-mail: yjszzk@163.com